从金山廊下到东非稻田种子“芯片”在“一带一路”上的大丰收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小小种子连着“国之大者”。今年,一粒粒从金山廊下试验田孕育出的节水抗旱稻种,担负起“一带一路”的使命,跨越重洋,赶赴万里之遥的东非稻田,在那里扎根、生长、结穗、增产……为面临粮食安全挑战的非洲国家播撒下希望。
大雪节气过后,有着万亩粮田的廊下镇进入农闲期,不过镇上的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实验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科研人员繁忙地做着试验,尝试通过分子技术,对稻种进行优化改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员刘灶长介绍,这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尽快培育出适合坦桑尼亚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子。
刘灶长:“让种子在非洲的适应性更强,产量更稳定。”
内容来源:话匣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