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首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简析
年,自然资源部启动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试点针对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存在的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问题,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综合运用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等政策工具,统筹实施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文化保护等工作,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
试点开展以来,自然资源部共支持25个省份实施了356个以乡镇为单元的试点,以及浙江宁波、广州从化、福建泉州、广西崇爱高速公路沿线和浙江跨乡镇等不同尺度试点56个片区。此外,各地自行开展了892个以乡镇为单元的试点。截至2023年底,全国1304个试点共完成综合整治378万亩,实现新增耕地47万亩、减少建设用地12万亩,在组织模式、规划衔接、实施管理、验收与后期管护、资金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2024年6月25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首批1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
表1首批1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
本次公布的15个典型案例各具亮点和特色,均是结合当地实际需求、资源禀赋,探索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做法,并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一)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效能
浙江宁波案例提出了“以全域整治推动资源重组、功能重塑、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构建更加合理的三生空间”;
江苏昆山案例着重解决乡镇撤并后“小集中、大分散”空间破碎问题。
(二)助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河南民权案例打造3个千亩方大田与日光温室大棚,管好粮袋子、菜篮子;
湖南浏阳案例客土改造1700亩非粮化耕地,将贫瘠耕地治理成优质良田;
浙江嘉兴案例推动碎田变整田,建成全省规模蕞大、质量等级蕞高的天福万亩方,亩均增收100斤;
上海金山案例创新集“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永久基本农田、林地”等为一体的农业标准地。
(三)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上海松江案例将毗邻群众居住区的低效工业厂房改造为科技园,土地节约集约与群众增收致富双赢;
江苏苏州案例将6000亩零散工业用地整合为3500亩产业社区,实现“工业上楼”,打造总部经济科创园。
(四)统筹生态保护修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陕西白河案例通过整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江西瑞昌案例重点打造“一条示范道路、十里生态河流、百处秀美村庄、千亩特色产业、万亩高标农田”;
湖北孝南案例建成以湿地公园为核心的生态友好型高质量现代农业发展区;
广州从化案例形成源头修复与生态价值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老城市新活力、区域协同与产城融合4种整治模式。
(五)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推动实现群众利益共享共赢
江西余江案例建成6个“产业下沉”车间,带动140余人就业,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
重庆九龙坡案例吸引年轻劳动力返乡创业120余人,打造特色柑橘产业、红色文化与乡村研学,累计接待游客24万人次;
浙江余杭案例用“一棵樟树”激活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形成了以土地综合整治+基层治理为核心的整治模式。
本文基于对网上公开资料的整理,对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分享:
一、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22-2025)》写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22-2025)是上海市成功申报国家级全域试点项目之一。功能布局以廊下镇“一核两翼三片”空间结构布局当中的设施菜田片为基础,进一步深化为“循环生态种养基地”、“设施菜田优势区”、“设施粮田集中区”以及“田园水乡综合提升区”。方案重点突出项目集聚、资金汇集、行动统筹、效益综合。围绕乡村空间形态优化,绿色有机循环生态产业以及乡村整体生态环境提升三维目标,共谋划7类16个项目,聚集资金12.58亿。
二、浙江省宁波市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
2022年1月25日,自然资源部批复同意宁波市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方案,宁波成为全国头部个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城市。宁波创新构建3类整治模式,6大重点整治区域,以及首批11个先行示范片区的总体整治格局,建立一套包括工作体系、规划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的工作新范式。统筹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在耕地数量质量提升、生态修复项目落地、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和共同富裕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宁波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文件《关于我市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试点实施至2023年10月底,全市11个全域整治试点示范片区,累计实施项目371个,实现投资443亿元,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2.6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改造0.98万亩,垦造耕地276.34亩,建设用地复垦492.90亩,低效建设用地整治盘活1.27万亩。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研究中心提到,截至2023年末,先行启动的11个示范片区已开工项目435个,已完工项目204个,累计开工项目区面积92.97平方公里,完成投资549.9亿元。
通过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改革创举,宁波初步实现了功能优化、生态改善、耕地连片、产业升级的“甬式”蝶变。
三、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马荃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鹰潭市余江区马荃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是自然资源部2021年部署的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余江区将整治试点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城乡融合发展试点相统筹,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相关政策相衔接,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效提高了土地综合效应,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一方面整合项目资金,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振兴、土地整理、农房改造、增减挂钩、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项目资金予以整合,系统推进整治项目建设。试点以来共实施项目46个、投资5733万元,其中已完工项目38个、投资3993万元。另一方面,整合有效资源,将整治退出的闲置宅基地和山水林田湖草等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进行整合,通过产权抵押融资,解决整治区域资金不足问题。
试点以来,马荃镇15.7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土地价款62.5万元,引导建成6个“产业下沉”车间,带动140余人就业,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整治区域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修建、硬化提升道路25公里,整治修复渠道3000米,村庄改厕1500户,清理垃圾1000余吨,安装路灯700盏;建设文化广场4座,面积0.9万平方米;修缮古建筑6座,面积0.3万平方米。
洪岩毛家、杨柳雷家建成污水管网和终端处理设施,整治区域内完成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村庄环境全方位提升,村民更宜居。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3800余亩耕地,耕地质量提升了0.5个以上土地利用等别、粮食产能平均提升20%,保障了粮食安全。同时,马荃镇还有效改善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通过整治增加耕地面积194.6亩,土地等别为6等,整治区域内耕地面积增加5.1%,整治区域内的耕地实现了数质“双提升”。
文章参考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江西省自然资源厅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