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日报:绿水青山成为群众幸福靠山
当前位置:桐城新闻网外媒看桐
安庆日报:绿水青山成为群众幸福靠山
桐城市黄甲镇依托资源禀赋,打造“旅游+乡村振兴”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当地老百姓的幸福靠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山区小镇的“破茧蝶变”。
近段时间以来,在黄甲镇石窑村童庄农业产业园,每天都有50多位农民在园内工作。该镇通过招商引资和扭转土地在山坳里栽种药用亳菊,亳菊种植周期4个月,亩产量200余公斤,每公斤市场价50余元,产值1万余元。项目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管理,预计可以实现产值130万元以上。
黄甲镇依托资源禀赋,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做优做强优势产业,不断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向阳村地处深山腹地,森林覆盖率达90%,水源洁净,水量充足,无任何工业污染,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合木耳生产。该村建立产业园,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经营模式,提供菌棒和技术指导,支持周边近100多位村民就业。杨头村仅合作社今年就带动110户茶农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全镇茶园总面积2.1万亩,其中有机茶种植面积7000亩,产值达到1.4亿元。
“主动打扫环境卫生,保持房前屋后、公共区域洁净优美的得3分”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每次得4分”……黄甲镇石窑村研究制定“信用积分”管理:孝老爱亲加分、美化庭院加分、热心助人加分、移风易俗加分;酗酒闹事、邻里不和、大吃大喝……就会扣分。创新的手段和理念激发了村民主体意识,群众共同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推行“积分”后,石窑村的村风村貌焕然一新,一个富裕和美的新山村风貌正在显现。
不仅仅是石窑村,在黄甲镇,以“说、商、干、评”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说事”制度每个季度都会在全镇各村召开,将村民关心、情况复杂的事情摆到桌子上讨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村民自治作用,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两年来,该镇共召开村民说事会200多场,化解矛盾纠纷40余件,为群众解决困难150余件,全镇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8%。
作为山区镇,黄甲镇将实施“增绿增效工程”“生态保护工程”“产业富民工程”“绿化示范工程”等四大工程作为重要出发点,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狠抓森林质量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和林业转型升级工作。今年该镇共完成人工造林200亩,组织义务植树活动植树2千余株,全镇森林覆盖率达90%。
在践行“两山”理论的路上,黄甲镇科学划分40个网格单元,设立镇级林长10名,村级林长40名,落实生态护林员127人、防火护林员18人,负责网格内山场安全、林业培育、林业资源使用等各项工作,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为提升村民“护绿”意识,该镇还将绿色生态生态理念作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岭村结合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发动村民无偿参与河道清理、砌石护岸、增绿护绿等工程,自发拆除无功能建筑和私搭乱建,既改变了组内环境面貌,又改变了村民精神风貌。
良好的生态让黄甲镇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美丽环境变成了“美丽经济”和“美丽生活”,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也正徐徐展开。
桐城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2420004皖ICP备09026344号皖网宣备080007
联系电话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龙眠西路与文昌大道交口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邮箱: 技术支持:安徽新媒体集团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