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飞猛进的“金山科创” |各区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话“十四五”
金山区位于上海西南远郊,是上海市的西南门户,以制造业和化工产业见长,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地理优势、环境优势和经济辐射优势明显。
“十三五”期间,金山区科委突出建设金山科创载体,增加科创资金投入,引入科创资源和人才,科创平台逐步完善、科创力量逐渐扩大,上海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面对“十四五”,金山将聚焦高质量科创资源,持续改善金山科创环境,提高金山创新资源集聚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创新成果影响力和创新环境吸引力,加强上海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建设,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
那么,在“十三五”期间,金山区具体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面对“十四五”,金山区科委围绕“两区一堡”的战略定位将如何发力?《华东科技》记者就此专访了
H:2020年,金山围绕着“两区一堡”战略定位,进行上海湾区城市品牌建设,目前的建设现状如何?
金山围绕“两区一堡”战略定位,根植于金山发展实际,从制造业、农业和金山特殊的长三角入海口地理位置,制定金山发展战略,实现“三个金山”建设,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
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为主线,着力实践“四智”发展路径,依托金山传统制造业和化工产业,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与上海市科委签订全方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落实上海市政府的政策,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
“十三五”以来,金山区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总量逐年增长,2020年金山地方财政科技拨款5.8亿元,比2015年增长10.7%。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2家,其中国家级3家、市级11家,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成立;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3.23件。
H:“十三五”期间,对于发展新基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金山区收获了哪些成果?
近年来,金山区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为经济、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夯实了基础。基础设施支撑明显提升,数字经济初具规模,居民数字生活持续完善,政府数字治理初见成效。
“十三五”期间,已完成5G基站建设1223个,物联感知终端2万多个,现有阿里云华东智能算力中心、中经云数据中心、红星云数据中心等3个在建和规划项目。出台“工赋金山”工业互联网工作方案,推动工业互联网在传统产业以及四个产业集群中的应用不断提高,物流汇、化交平台、医械汇等一批重点产业平台相继建成。
同时,出行、教育、健康、养老等民生服务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政务云平台、行政审批“提前服务”特色功能平台等上线,推动环境、危化品、气象、交通等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预防、监控、处置的闭环管理。2020年,金山区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为104.3,位列郊区第4名,排名比2019年提升2名。
H:面对新基建发展、智慧城市建设,金山区科委在“十三五”期间做了哪些工作?
牵头制定《关于金山区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实施方案》,三年计划投资约20亿元,明确30项重点任务;聚焦4大领域,出台16项政策,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
举办金山区智慧城市建设发布签约仪式、成立金山区智慧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参与市信息消费云峰汇区长直播带货等活动,开展多种形式政策宣传及业务培训,有效发挥金山区信息协会和工业互联网联盟作用,共培训200余家企业400余人。
加快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发展,推进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评选智能化改造示范试点企业30家、示范项目20个,推动“机器换人”500余台/套。同时,通过优化完善指标,强化跟踪考核加速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进程。组织16家企业申报市级信息化项目, 3家企业获得市级资金980万元支持。
H:面对“十四五”,金山区将如何利用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进一步建设成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
面向“十四五”,机遇与挑战并存,金山科技创新工作将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全市发展战略大局的背景下,围绕“两区一堡”战略定位,为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谋新篇、明方向。
金山科创将构建“1-4-4”战略格局,立足于金山区传统产业,建设四大产业集群和四大特色产业,紧紧围绕“建设成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这一目标,打造“一带一湾一港”,实施科技创新MAX计划,全力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创新成果影响力和创新环境吸引力显著增强,基本建设成为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企业汇聚、创新人才云集、创新文化活跃、创新服务便捷、创新氛围浓郁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编制了“金山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智慧金山十四五规划”,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凸显科技引领产业、聚焦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加强科学普及、深化创新协同发展,部署实施6大重点任务。
加强整体规划与区域统筹,优化空间布局,聚焦“一带一湾一港”,即打造沿亭枫亭卫创新创业集聚带、以湾区科创中心等为重点的科创湾以及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港,培育支撑和引领金山区创新发展的“引擎”。
对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集聚和配置创新创业要素。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各类创新创业载体为依托,以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为重点,提升区域创新品质,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
以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和公民科学素质为主线,坚持培育精品、扩大影响,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科普工作新局面。
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坚持“平等、互利、全面”的合作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形成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共建共享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在优化金山区域创新发展环境的前提下,金山规划从扶持科创人才、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科技人才载体四方面出发,促进科技创新继续发展。
,通过双创赛事引入优秀创业人才,通过双创引导基金引入优秀创业人才,借助产业链招商引入优秀创业人才。
通过“人才+项目”的运行模式,借助柔性引才方式导入国内顶尖人才,通过实施人才计划发展行业领军人才,同时开展梯队培育储备创新研发人才。
紧紧围绕“科技人才服务产业发展”这一主线,根据金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围绕优势产业培育专业人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围绕未来产业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科技企业是吸纳科技人才的核心载体,大力发展和培育科技企业是科技人才数量、质量双提升的关键所在,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推进双创载体提质增效,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