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绿色产业 壮大“金山银山”
我市推动绿色转型,着力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是强市之基、兴市之本。近年来,我市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新任务,发挥龙头企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优势,加速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围绕“一座山、一片叶、一只鸡、一根竹、一瓶水”特色产业,坚持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突出补链强链延链,加快打造“3+4+5”重点产业集群,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紧扣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目标要求,过去的五年,南平立足扶优做强七大绿色产业,紧盯上下游产业链缺失环节和产业龙头配套情况,聚焦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延链聚群,以二产带一产促三产,加快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坚持抓龙头铸链条聚集群,聚力培育壮大食品加工、林产工业、机电制造、新型轻纺、新型建材、氟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等为主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集中度明显提升。圣农集团、南孚、南铝、南纺、元力活性炭、赢创嘉联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产能持续扩大。2020年,食品加工、林产工业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规模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值的95.7%。现有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0家、上市企业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家。培育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较大影响的单项冠军企业。
五年来,我市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强。科技攻关取得新突破,一批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圣农集团成功实现白羽******种源国产化;永晶科技实现进口高端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替代;元力活性炭实现超级电容炭量产;杜氏木业等13家企业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全市新增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4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6个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绿色产业筑基,优势项目赋能。过去的五年,我市累计签约民企制造业项目651项,总投资1552.9亿元,总投资65亿元的泰盛纸业项目、总投资60亿元的建阳区卫材用品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我市,建成投产太阳电缆退城入园、南纺高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0.8%、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4.8%。印发《南平市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南平工业园区、邵武市金塘工业园区入选省级标准化建设试点园区,其中,邵武市金塘工业园区入选全省首批化工园区,为全市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支持重点产业集群骨干企业牵头搭建行业性创新研发平台,探索组建联合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翻开市政府今年出台的《关于促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七条措施》(试行),干货满满。
围绕“五个一”特色产业和“3+4+5”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我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推动省级竹木行业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工作,促进竹产业转型能耗在线监测升级;深入对接双***科技、帝视信息科技等企业,上睿机械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发展壮大机电制造产业,提升重点产业智能装备水平;建阳医卫材料产业园开工建设,引进落地闽瑞新合纤、艾尚时光网络科技等产业项目,通过建设高品质ES纤维生产线,吸引高品质热风无纺布、高端纸尿裤等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从基础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医卫全产业链集群;深入对接诺亚新材料、科润等含氟新材料项目,进一步延伸拓展氟新材料产业链。
近年来,南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工业领域高举绿色制造旗帜,从理念引领和示范带动入手,支持企业创建绿色制造体系,现有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绿色供应链1家,省级绿色工厂25家、绿色园区4个、绿色供应链5家。3个园区、9家企业入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企业。63家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能耗在线家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通过省级评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