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进行时 弘扬英模 真心为民勇担当-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桥街道司法所所长许光强
人物小传:许光强,男,196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桥街道司法所所长。20余年来,许光强始终奋战在司法行政基层一线,在他的带领下,金山桥司法所在坚持传承、践行和创新“枫桥经验”实践、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金山桥街道和司法所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徐州市政法标兵单位”等35项荣誉。许光强也先后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徐州政法杰出卫士”“徐州市十治人物”等38项荣誉称号。
“有矛盾事情,找光强。”这是群众的口头禅;“司法所长许光强,化解纠纷响当当。”这是十里八乡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赢得群众交口称赞的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现任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桥街道司法所所长许光强。
乐当矛盾纠纷调解的“和事佬”,争做百姓的贴心人、党委镇府的好助手,20余年来,许光强不忘初心使命,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维护一方和谐稳定为己任,坚持真心服务、真诚担当、真情感化、真抓实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法治精神,忠诚履行职责,用忠诚和担当书写出为民服务的靓丽人生。
对工作倾注热情,对事业充满******,对人民满怀深情,这是许光强的人生追求。
2018年12月,家境贫寒的胡某为改善孩子和全家人的生活居住环境,东拼西凑,凑齐了287998万元首付款,开发商承诺交完首付款30个工作日,交付辖区某楼盘中的房屋购房合同并表示可以办理商业以及公积金贷款。
2019年10月,开发商通知胡某交纳尾款,但到了售楼处,开发商却说房子不卖了。胡某当听到房子不卖给她了,犹如晴天霹雳,心情低落到极点,与开发商理论多次未果。2019年11月27日经多次协商,开发商同意退款,承诺一个月内将胡某首付款退完。
但是2019年12月27日,左等右盼购房款还没退还到账,胡某非常着急,12月28日一大早就来到司法所,许光强看到胡某蜷缩在门角,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连忙将她带到办公室让她暖和一下,并买来了热粥包子,胡某感动地大哭不止。
10点多,许光强所长联系到开发商,开发商杨某解释道领导还没签字,没有办法打款。11点左右,因有事许光强回办公室,对双方说慢慢谈。但是,当许光强走后不久,开发商与胡某发生肢体冲突,胡某被打受伤住院,胡某在医院病床上胡思乱想,全家东凑西凑的血汗钱要不回来,今日又无辜被打,怎么有脸面对丈夫、残疾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对人生产生了怀疑,活着没有任何意义,便产生了厌世的想法。
12月29日星期天,许光强到医院进行安抚看望胡某,到达住院部,就看到胡某站在窗前手举着点滴瓶,满脸浮肿,目光呆滞,注视着7楼楼下,根据往常经验,如果不及时跟进,后果难以预测,许光强立刻将胡某搀扶着到病床上,胡某泪流满面地说:许所长我没法活了。
“开发区、街道、派出所领导,安排我转告你,请你不要着急,房款一定会要回来。”许光强说。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渐渐地胡某情绪稳定下来,为预防不测,许光强又打电话安排胡某的丈夫来到医院看护胡某,才放心离开。
2020年1月11日,经过多方努力下,开发商先行支付胡某15万元退房款回家过年。开发商终于答应许光强依法依理提出的要求,经司法所和派出所多次调解,开发商将医药费5600元交到胡某手上,双方达成谅解。
春节期间新冠肺炎严重,各行各业全部暂缓复工,胡某心急如焚,担心尾款退还再生变故。司法所虽投身疫情防控,但仍心系胡某的尾款退还问题。
许光强所长多次和开发商、胡某通过视频连线沟通,网上面对面对蕞后一笔退款进行协商催办。经过不厌其烦地做开发商思想工作,2020年3月16日,剩余的137998尾款全部退还给胡某。
收到尾款的那一刻,胡某激动地留下了眼泪:“感谢政府、感谢党,我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据统计,许光强直接和参与调解的矛盾纠纷2300余件,在这2300余件的背后是20载如一日,是每天早7点到晚8点超负荷的工作,是调解时经常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喝水,治嗓子的药也已经成了他日常的必备。
“调解是做群众工作,一定要把群众的事当着自己的事办。” 许光强认为,千难万难,做好群众工作就不难。人民调解员要充分发挥“连心桥”、“减压阀”、“和事佬”作用,将人民调解打造成群众工作精品。这是他调解工作的指南。
2020年新春,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光强放弃春节假期,放弃居家陪伴老人和小孩,主动请缨,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头部时间投入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
自大年初一起,就一直忙碌在防控疫情头部线。从晨曦未至到更深霜重,每天7点至晚12点,他都在小区门口与社区志愿者一起检测外来车辆,帮助出入居民测量体温,劝导居民戴口罩、不聚集。
为了保障所包挂社区从武汉返家隔离人员的正常生活,他每天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帮助购买生活必需品,送到群众家中。
金山桥街道办事处是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蕞早的建成区,成立于1999年,东至蟠桃山路东段、南临杨山路,西接东三环路,北靠荆马河南岸,下辖6个社区居委会,辖区总面积7平方公里,社会总人口4.5万人。
社情民情十分复杂,许多共性和个性的社会矛盾也影响着一方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康。作为一名司法所所长,许光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但他坚信,只要心怀一颗为民之心、公平正义之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纠纷、平息不了的矛盾。
为了保护同行的同事,他总是对一起工作的人员说:“我来送,你在楼下等着。”
在疫情防控期间,虽然每天异常地忙碌,他仍然不忘本职工作,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可能对本地社会稳定产生的影响,做实做细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开展防疫法治宣传,提高居民的疫情防控意识。
从大年初一开始,在许光强的工作里已经没有“周日”这个词,家里的事情都交给了自己的妻子,面对家里的心疼,他总对家人说:“大家平安了,小家才会平安!”
春至彭城,城市活起来,从疫情寒冬中苏醒的徐州,按下了复工复产“播放键”。
为了做好复工复产工作,许光强立即带领司法所全体人员成立疫情防控和护企先锋队,先后与经开区法院、检察院、派出所、社区建立手拉手共建、急企业之所急,全力为辖区企业复工复产和防疫工作进行服务指导,探索出“两边摸排+前后联动”工作法,实现了疫情期间“服务零距离 帮扶帮到位”,排查梳理出矛盾问题共同分类解决。
走访服务中,许光强发现部分企业因疫情防控引发一些纠纷,为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许光强结合辖区部分企业诉求,经过多天筹备,在万邦制药公司建立企业调解室,主要承担诉调、检调、公调、访调等工作。
调解室的建立,确保了小事不出班组,大事不出企业,真正做到了将矛盾解决在基层,纠纷消灭在萌芽,一桩桩长期悬而未决的“老大难”纠纷问题得以成功化解。
有担当、善作为、敢于“冲在蕞前面”,是疫情防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牢记初心使命,勇担抗疫重任”,成为许光强开展防疫工作的“座右铭”。
乡镇司法所的工作职能中,有一项社区矫正工作职能。许光强根据矫正对象实际,制订教育矫正方案,对矫正对象实施法治教育,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为其就业提供指导,对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大大提升了教育矫正的实效。
金山桥司法所先后接收社区矫正对象83人,解除矫正77人,接收安置帮教对象共115人,解除帮教47人,目前在教对象68人,安置帮教率100%,近年来无一人重新犯罪。
“无一人重新犯罪”,这简短的7个字包含着许光强的辛勤付出与艰辛,在5400多个日日夜夜,许光强坚持依法管理、真情帮扶,千方百计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做好矫正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为了创新金山桥式“智慧矫正”平台,打造平安街道,许光强提出依托街道智慧大网格,加强落实“四色预警”制度,切实做到“格连格网连网”互动,同时不断完善社区矫正“一网三通”平台监管建设,利用社区矫正定位平台、微信平台、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全天候无缝监控。
为了提高社区矫正对象学习水平,提高矫正质量,他将法律法规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定期邀请法院、检察院、律师进行授课,并在“视频学习课堂”不定期播放法律题材教育片。
在此基础上,为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扬起生活风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许光强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创新开展“三远三近”“两争取”工作方法,以法、情、德相结合,做到因人施教、依法管理、用情感化,有效预防了服刑人员重新犯罪。
许光强认真对待每一次和矫正对象的谈话,个别教育做到“五必谈”,即:社区矫正对象入矫时必谈;有思想波动时必谈;遇到实际困难与问题时必谈;受到奖惩时必谈;期满解矫时必谈。他把每一次和社区矫正对象谈心的机会作为了解其现状的机会。
社区矫正对象张某侠,因交通肇事罪,在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独自一人赡养母亲抚养儿子,得知其生活困难,许光强带领工作人员购买生活用品对其进行慰问。
既当老娘舅,又做引路人。因被害人家属多次谩骂张某侠的母亲,其心里着急,思想上也出现了波动。许光强得知情况后,立即会同派出所赶往现场,对被害人的家属进行批评教育,随后购买了慰问品到张某侠家中看望生病的老人,对张某侠进行心理疏导。目前张某侠在社区矫正中表现良好,多次受到表扬。
据不完全统计,许光强先后走访慰问社区矫正对象30多次,为13名社区服刑人员介绍就业。通过真诚谈心、真意解困,感化服刑人员,帮助其早日回归社区。近年来,金山桥街道辖区近百名社区服刑人员无一脱管漏管,矫正后无一重新犯罪。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通过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坚持矛盾不上交,实现了“捕人少,治安好”,“枫桥经验”由此诞生。
“枫桥经验”历经半个多世纪,经过时代洗礼,历久弥新。多年来,许光强深刻把握“枫桥经验”精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体制机制,从源头预防矛盾,在基层化解纠纷, 全力创新“枫桥经验”在金山桥的实践。
许光强始终将“枫桥经验”化解纠纷理念贯穿落实到基层调解机制建设工作中。在多年基层工作中,先后总结出“法为法”“六心”“背靠背”等调解办法,为化解矛盾和问题及时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要求,许光强创新开展“三官一律”融合进网格工作,将诉调、访调、公调以及人民调解工作全面向网格推进,实现“纠纷在格中排、调解在网上行”的格局。
与此同时,全面推行矛盾调处前置,准确把握潜在性、苗头性问题,增强征迁类矛盾纠纷化解的超前性、有效性。
“健全法治宣传体系,提高群众法治意识。”许光强认为,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离不开法治。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是保一方平安的前提。
为此,他把普法教育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奠基石”和“航向标”。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工作要求,许光强整合资源,构建“4多普法金字塔”,即:以多个普法宣传阵地为基石,组织多行业普法宣传员(律师、执法人员、普法志愿者等)搭借多媒体平台开展多类型普法宣传活动,实现普法宣传多方位、多元素,让群众做到随处可见,随时可学。
接着,许光强创新拓展普法手段,以线上+线个社区分别建立“法润民生”微信群,定时推送普法信息、解答群众疑问;线下成立“普法跑腿员”服务队伍,维护‘面对面”沟通的私密性和精准性,实现普法宣传“零距离”。邀请专业律师开展“宪法讲堂”“普法宣传研讨会”“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一系列专题宣传活动,辖区群众纷纷为他“点赞”。
在辖区杨庄、陶楼旧村改造征收过程中,许光强带领金山桥“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组”深入到征迁一线,采取“矛盾事项摸排+纠纷分类化解”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掌握情况、协调会商、实现信访苗头性问题和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调处,变事后接访为事前化解。仅在陶楼征迁工作中,他就先后接待群众76批次266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0余件。
在杨庄、陶楼旧村改造征收中,许光强带领司法所与信访办“访调对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许光强多次与法院探讨,在原有“访调对接”基础上,大力创新,重点探索诉调对接领域新机制,设立“诉调”专用窗口审务站,结合“三官一律”进网格,建立定期坐班制度,针对群体性上访事件,建立“预警排查、信息互通、多方会办”三项排查制度,组织专业律师共同分析研判,提高矛盾调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事件不蔓延、事态不激化,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带动作用。
“枫桥经验”提出就地化解矛盾,坚持矛盾不上交,便是让问题在蕞有益于解决的地方得到解决。如今,人们在金山桥辖区看到,很多基层干部对辖区内情况都是了如指掌,很多矛盾纠纷都在萌芽初期被化解,这便是“枫桥经验”在金山桥的开花结果。
原标题:《教育整顿进行时 弘扬英模 真心为民勇担当-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桥街道司法所所长许光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