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剖析】跨镇布局全市首创金山打造了一个“国字号”农业产业园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既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更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
2019年,上海市金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成为全市唯一。目前,产业园六个重大工程27个项目85个子项目进展顺利,即将迎来验收“大考”。一起来看看这个“国字号”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吧!
金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面积106.34平方公里,其中种植面积5.68万亩,覆盖吕巷镇和廊下镇两个镇。产业园大力推进果蔬产业“生产+科技+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升级,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央厨房产业集群总部基地、绿色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和都市农业创新驱动基地。
产业园以果蔬为主导产业,采取“双核、五心、三带、两片区”的空间布局,打造蟠桃、葡萄、蜜瓜等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番茄、蘑菇等蔬菜工厂化生产基地,形成金廊公路蔬菜产业带、金石公路瓜果产业带,建成“一萄二桃三莓五瓜”等瓜果为核心的优质农产品品牌体系。立足“一菜一菇一茄”特色发展格局,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名、特、优”特色瓜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产业园跨镇布局,资源整合,积极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园内适度规模经营率达95.4%。接上二产,提高农业附加值。扶持建设鑫博海3.4万吨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项目、舜地年产1万吨蔬菜精深加工项目,形成标准生产、净菜配送、中央厨房、精深加工等“龙头企业+基地”的独具金山特色的农产品产加销体系。连同三产,发展休闲农业。以吕巷水果公园和廊下郊野公园为引领,打造农旅结合的旅游集聚区。目前,廊下镇初步形成了以种源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而吕巷镇以产业融合为动力,形成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的农业产业链。
产业园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发展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
深化农村综合帮扶。在产业园内遴选2个“造血”机制项目,一方面壮大相对薄弱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助推产业园内食用菌产业发展。
盘活农村集体经济。廊下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与12个村经济合作社共同合作投资,成立“上海廊下联发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上海廊下健康食品产业园”项目,在工业园区建造工业产房,以每年不低于6%的收益按投资比例回报每个村。
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目前,入园企业与当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初步形成,产业园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果蔬产业领域的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45万元,高出当地平均水平30%左右。产业园内农产品加工业发达,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园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也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
据悉,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支持创建了15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151个国家产业园平均产值达75亿元,其中15个超百亿元,真正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头羊”。
来源:上海三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