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山水满城绿”佛山蕞新国土“家底”发布
日前,《佛山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公布,“三调”广泛运用“互联网+调查”方式方法,佛山近200名调查人员历时三年,调查图斑约87.7万个,全面查清了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的佛山市国土利用状况。
与2014年发布的佛山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相比,佛山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园地、草地、林地的面积都有所增加。从蕞新国土“家底”占比来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比蕞高,超过三分之一。其次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占了佛山大约四分之一的面积,已经和江南水乡代表城市扬州相当,顺德更是“并肩”无锡。再次是林地,占了国土空间的五分之一。
佛山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成为生态城市建设领头羊,打造“半城山水满城绿”城市风貌,人、城、境、业浑然一体。
公报指出,“三调”成果全面反映了佛山的土地利用状况,包括耕地、林地、湿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设施农用地等,是建立健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工业用地保护红线、“三旧”改造、土地高效利用、高质量发展等的决策评价依据。
作为制造业大市的佛山,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仍旧是主导,占了全市三分之一的面积。
“三调”数据显示,佛山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4804.45公顷(202.21万亩)。其中,城市用地40812.93公顷,约占30%;建制镇用地66347.48公顷占了将近一半;村庄用地26214.62公顷,占了近20%。
记者查阅了2014年发布的佛山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佛山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比上一次的113725.11公顷,增加了大约2万多公顷。公报中未披露具体的商服、住宅和工业等用地具体数据,但佛山在第十三次党代会时已经提出,未来把工业用地规模由原来的350平方公里调整为450平方公里以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落实,明确划定450平方公里以上工业用地保护红线。作为制造业大市,土地“家底”要全力增加优质产业空间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结合现有有限的“家底”如何更提质增效的利用好,佛山今年还提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项目用地保障及工业用地供给方式,促进国有工业用地集约高效使用,盘活农村闲置低效土地资源。
此外,面积增加了的还有园地、草地和林地,耕地等三类土地面积有所减少,此外,“三调”还增加了湿地数据,佛山湿地面积有1369.98公顷。
记者从佛山市自然资源局获悉,接下来,佛山将坚持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再减少。从严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
从本次“三调”数据来看,佛山的水资源十分丰富,水域面积占比和不少江南城市并肩。
数据显示,佛山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6569.95公顷(144.85万亩),这其中,有将近25%是河流水面,有超过六成是坑塘水面,此外还有一定沟渠、水库、湖泊和水工建筑用地。
佛山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占据全市的约25.6%,相当于佛山差不多四分之一的面积都是水域。
记者查阅已有报道发现,这一占比大约相当于江南代表城市之一的江苏扬州,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扬州,水域面积约为1735平方公里,占26.3%。
顺德区十四次党代会也提到,顺德大小河涌近1000条,水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2.6%,这一比例已经比肩另一座江南代表城市无锡31.4%的占比。
也就是说,不管是顺德区还是佛山市,水资源都堪与江南城市媲美,几乎仅次于苏州,超过了江南城市的其他代表如杭州、绍兴和岳阳。
从佛山新一轮城市提质建设的路径来看,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是重要篇章。消灭黑臭水体更是重要课题。
“十三五”期间,佛山新建、改建污水管网3500公里,今年佛山提出完成65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新、改建污水管网1100公里,打造秀丽湖库20个。
从佛山提出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治水八大行动”,到顺德大力推进“以水美城、以水兴城”各项工作部署,甚至多次到江南水乡城市深入调研学习,都可以看到佛山正在越来越重视这项“家底”。
尽管“家底”丰厚,但是对标先进江南城市,佛山如何用好丰厚的水域资源,不仅在水环境治理,更是以水为脉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和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今年佛山提出实施“治水八大行动”的同时,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例如在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大力发展自然教育、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产业。
同时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做大做强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产业,鼓励支持传统制造业清洁化循环化改造,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80%,以及深入创建“无废城市”等等。
顺德也提出,在打响水环境治理大会战的同时,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淘汰落后产能,积极谋划布局清洁能源、储能、环保和绿色金融等产业,建设一批绿色工厂,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
过去五年,佛山荣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万亩千亩公园建设成效初显,万里碧道建设扎实推进,云勇林场成为“国家森林公园”。
针对国土“家底”,佛山不仅提出要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红线、耕地保护制度,今年还明确成立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高质量编制《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年—2035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
本次“三调”数据同步显示,佛山园地、草地和林地面积都较上一次有所增长,其中林地有77983.26公顷(116.97万亩),占比接近21%,相当于全市的五分之一都是林地。
其中,佛山的乔木林地占了超九成,为71922.11公顷(107.88万亩),佛山的林地资源还有竹林地和灌木林地等。林地主要分布在三水区和高明区。
佛山的园地18132.18公顷(27.20万亩),主要分布在南海区和三水区。草地11228.65公顷(16.84万亩),主要分布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佛山将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生态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将植物园建设、一环生态圈、万亩千亩公园建设、河心岛生态修复等作为市级重点项目,打造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